从光学感知看DJI FlyCart 100如何“洞悉”复杂世界
大疆最新发布的旗舰级民用运载无人机DJI FlyCart 100 (FC100),以其卓越的载重能力、智能化水平和全天候作业安全性,重新定义了专业低空运输的标准。在众多技术亮点中,其搭载的先进多传感器融合感知系统是实现“从容应对复杂场景全天候运输”的核心保障。深入剖析这套系统,可以发现光学滤光片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,尤其是在视觉感知和环境适应性方面。
(图源网络,侵删)
核心感知单元的光学滤光需求
FC100的智能安全系统集成了多种传感器,其中对光学滤光片有明确依赖和需求的主要包括:
一.高精度激光雷达 (LiDAR)
1.FC100“新增高精度激光雷达,每秒捕捉30万个点云数据”,并强调其“无论白天黑夜,都可精准检测到细小障碍物”。这是LiDAR核心能力的体现。在该项应用中经常离不开滤光片的辅助,LiDAR系统依赖于发射特定波长(如905nm或1550nm)的激光脉冲并接收其微弱的反射信号。在此过程中,窄带通滤光片是接收端的关键光学元件,其作用表现为:
宣传
(激光雷达BP1550窄带滤光片)
2.环境光抑制: 强烈的太阳光(尤其是近红外波段)以及其他环境光源会产生巨大的背景噪声。窄带通滤光片以其极高的波长选择性和陡峭的截止边缘,只允许LiDAR发射的特定波长的反射光通过,极大程度地滤除环境杂散光。这是保证LiDAR在强光环境下(尤其是白天)也能正常工作并精准探测细小障碍物的前提。
(图源网络,侵删)
3.提升信噪比与探测距离: 通过有效抑制噪声,滤光片显著提高了接收信号的信噪比(SNR)。这不仅使探测更可靠,也间接提升了有效探测距离和点云数据的精度与密度,是实现每秒30万点高速扫描的重要基础。
4.全天候保障: 该滤光片需要具备优异的环境稳定性,确保在FC100工作温度范围(-20°C至40°C)以及可能的湿度变化下,其中心波长(CWL)、带宽(FWHM)和透过率等关键光学性能保持稳定,从而保证LiDAR在严寒、酷暑等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可靠性能。
(图源网络,侵删)
二、五目鱼眼视觉系统 (含FPV低光全彩相机)
FC100配备了“由四目视觉及FPV低光全彩相机组成”的五目鱼眼系统,用于“辅助自由查看前、后、左、右及下方飞行画面”并“智能检测障碍物”,同时新增了前视远近灯和下视补光灯以支持“夜间运输无压力”。
滤光片/滤镜作用:视觉系统直接受环境光线条件影响巨大,需要多种光学元件来优化成像质量和适用性:
1.抗反射增透膜(AR Coating): 应用于所有相机镜头表面及内部透镜。其核心作用是减少每个空气-玻璃界面的反射光损失。这能:
2.增加透过率: 让更多有效光线进入传感器,尤其在低光照条件(黄昏、夜间、室内、阴影区)下,这是FPV低光相机实现“全彩”清晰成像的关键保障。配合下视补光灯,共同解决了夜间作业的视觉需求。
3.减少眩光与鬼影: 抑制由镜头表面反射引起的眩光(Flare)和鬼影(Ghosting),提升图像对比度和清晰度,尤其在逆光或存在强点光源(如太阳、探照灯)的场景下,有助于视觉算法更准确地识别障碍物和地形。
(威尼斯wns8885556往期无人机镜片)
偏振滤光片(CPL - Circular Polarizer): 在无人机视觉应用中非常常见,尤其对于需要消除非金属表面(水面、玻璃、树叶、湿润地面)反射眩光的场景。它能增强色彩饱和度和对比度,通过滤除特定偏振方向的反射光,使被摄物体本身的颜色更鲜艳,细节更清晰;还可以穿透表面反射有助于“看透”水面或光滑表面的反射,更好地识别下方的物体或地形,对于水域运输、复杂地表环境感知尤为重要。
(偏振滤光片)
中性密度滤光片(ND Filter): 在极强光照条件(如高原正午、雪地反射)下,即使相机有电子快门,也可能出现过曝。ND镜可以均匀地减少所有波长的入射光强度,防止传感器饱和,允许使用更佳的光圈/快门组合,保持图像动态范围和信息量。这对于全天候作业中应对剧烈光照变化非常重要。
(渐变中性密度滤光片)
防护性滤镜/窗口片: 作为镜头最外层的保护层,通常由坚固的光学材料(如光学玻璃或蓝宝石)制成,可能结合AR镀膜。主要作用是物理防护(防止沙尘、水滴、刮擦对昂贵镜头的直接损伤),这与FC100整机IP55防护等级的设计理念一致。
(1550窗口片)
三、光学滤光:智能感知与安全飞行的基石
FC100宣称其“像拥有了超强大脑”,能实现“精准避障”、“实时感知地形变化”、“从容应对复杂环境”。这些高级智能功能的实现,高度依赖于其感知系统获取的高质量、高可靠性的原始数据。
LiDAR中的高性能窄带通滤光片确保了在充满环境光干扰的世界中,系统能精准捕获微弱的、携带距离信息的激光反射信号,生成高精度点云。
视觉系统中的增透膜、偏振片、ND镜等,则共同优化了在各种极端和变化光照条件下的成像质量,为计算机视觉算法提供了清晰、高对比度、信息丰富的图像输入。
正是这些经过精密光学滤光技术优化处理后的数据,为FC100强大的融合感知算法(如全新避障算法、地形跟随、AR安全辅助、无滚转飞行控制)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输入。滤光片虽小,却是保障FC100实现“安全感爆棚”和高效全天候作业的核心幕后功臣之一。
(图源网络,侵删)
专业级无人机对光学滤光技术的要求
DJI FlyCart 100的发布,凸显了专业级运载无人机对感知系统性能的极致追求。其对光学滤光片/滤镜的应用特征也反映了行业的高标准需求:
高性能指标: 极高的透过率(增透膜)、极深的截止深度和精确的带宽控制(LiDAR窄带通)、优异的偏振效率(CPL)、精准的减光系数(ND)。
环境鲁棒性: 必须能在宽温范围(-20°C至40°C甚至更宽)、湿度、可能的振动冲击下保持光学性能稳定。
可靠性与耐用性: 需要承受长时间作业、可能的沙尘、水溅(IP55相关),材料本身(如镀膜)需耐腐蚀、耐磨损。
定制化需求: 不同传感器(LiDAR vs. 可见光相机 vs. 低光相机)需要不同波长、不同特性的滤光方案,需与传感器和镜头系统精密匹配。
(图源网络,侵删)
可以预见,随着专业无人机在更复杂、更严苛场景下的深入应用,对光学滤光技术的要求将持续提升,推动相关光学元件向更高性能、更强环境适应性和更智能化(如电调谐滤光)的方向发展。